互联网时代,信息传播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,网络谣言如同野草般丛生。近年来,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,一批又一批的网络谣言制造者被依法查处,谣言的'葫芦'被一个个按下,成效显著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铲除网络谣言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,按下'葫芦'的同时,更要防止新的'瓢'浮起。
网络谣言之所以屡禁不止,根源在于其产生土壤依然存在。一方面,部分网民缺乏辨别能力,容易轻信并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;另一方面,某些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、吸引关注,不惜编造耸人听闻的假消息;还有个别不法分子故意制造谣言,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谣言滋生的温床。
要彻底铲除网络谣言,必须多管齐下。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,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,让每个网民都成为谣言的'防火墙'。平台方要承担起主体责任,完善内容审核机制,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谣言。再次,执法部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,对造谣传谣行为依法严惩,形成有效震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打击现有谣言的同时,我们更要关注可能产生的新谣言。就像按下水中的葫芦,一个下去了,另一个可能马上浮起来。因此,要建立预警机制,对热点事件、敏感话题提前做好舆论引导,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抢占信息制高点,不给谣言留下生存空间。
铲除网络谣言任重道远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。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,既按下现有的'葫芦',又防止新的'瓢'浮起,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,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。